内斗难止,一年减少逾600名研发,芯片龙头躺平?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0日 来源:无冕财经 wumiancaijing 作者:无冕财经团队 浏览量:3,502次

缺芯浪潮之下,被寄予厚望的中芯国际,却出现研发投入减少、先进工艺研发主力离职、部分研发人员转岗生产运营等情况,中芯国际在打什么算盘?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施燕芬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实习生:罗婉儿

张汝京离开后,常年无实控人的中芯国际,董事长又再次更换。

9月3日,中芯国际(00981.HK)发布公告称,因个人身体原因,周子学辞任董事长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暂由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高永岗代理。

一周之前,这家公司才刚发布成立21年来最好的半年报,营收同比增长22.3%至160.9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278.1%至52.41亿元。但也透露出研发人员的大幅变动,截至6月30日,中芯国际研发人员为1785人,比去年同期减少634人。

不仅如此,中芯国际对人才和研发好像没那么重视了。其上半年研发费用19.37亿,在营收中占比12%,而去年同期为22.78亿、占比17.3%。研发人员平均薪资12.9万元,相较去年同期,每位研发人员平均年薪降了6000元。

中芯国际发生了什么?

图片高层动荡不止

在周子学突然离职前,中芯国际管理层动荡不断。

过去短短半年间,中芯国际经历两位研发高管的离职风波,最终一位留下,一位离开。

去年12月,中芯国际召开临时董事会,宣布委任蒋尚义为公司第二类执行董事、董事会副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成员。始料未及的是,公司联席CEO梁孟松不仅在当日对蒋尚义的入职无理由投下弃权票,更是在董事会上当场递交辞呈。

据36氪消息,梁孟松在台积电时,曾被当时的上司蒋尚义降级。

半年过去,中芯国际未正式公布梁孟松的去留,但梁仍出现在董事会和股权激励名单内,梁孟松被成功挽留。

分析人士猜测,周子学2017年从韩国挖来梁孟松,寄予其突破14nm芯片的期望,而随着行业变化,挖来蒋尚义则为了要在芯片封装“换道超车”。但为了留下二人,周子学可能选择自己退下。

而梁孟松的辞职风波,似乎让中芯国际更加紧张人才。

今年5月,中芯国际首次公布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对象不仅包括公司董事和高管,还包括核心技术人员、中高级业务管理人员等,覆盖近四分之一的员工。

图片

▲中芯国际对董事的股权激励。

有媒体算了一笔账,中芯国际以20元/股价格,向3944名激励对象授予6753.52万股限制性股票,当天中芯国际股价为53元,因此,中芯国际直接花费了约22亿成本进行股权激励。

中芯国际花大钱,却没能讨好另一位研发人才。

在股东大会通过股权激励10天后,中芯国际发布核心技术人员、研发副总裁吴金刚离职的公告。根据第一财经消息,吴金刚与梁孟松“不对付”,或许是其离职原因之一。

除了高管离职不断,中芯国际员工离职率常年高于20%,2018-2020年员工流失率分别为22%、17.5%、17%,而台积电这一数字常年在5%以下。也就是说,中芯国际人员流失率大约是台积电的3-5倍。

有着十三年晶圆厂猎头经验的王华向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分析,中芯国际常年无实控人,公司缺乏统一的领导,管理上会相对混乱,只能形成部门层面的部门文化,因此,一些部门老大一旦离职,队伍也很容易跟着走。

图片远离“抢人”大战

中芯国际保不住人才,也没有能力挖人才。

在芯片短缺情况下,行业甚至掀起抢人大战,但这场“战争”似乎与中芯国际无关。

无冕财经研究员询问了几家芯片行业的猎头,他们均表示,因为晶圆厂薪资要远低于芯片设计公司。芯片设计行业猎头刘慧称,“有的客户对两年经验的候选人就能给到50万年薪”。

摩尔精英数据显示,芯片设计行业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基本在20万-30万。台积电2020年全球员工年薪中位数约42万。

而中芯的研发人员平均薪资12.9万元,即使是去年同期的13.5万元,也远低于芯片设计工程师的薪资。

36氪去年曾报道称,在芯片设计行业抢人大战中,猎头们对芯片行业的人才高喊,“200 万以内都能谈”。

而作为中芯国际高管,吴金刚2020年年薪是214万,梁孟松2019年年薪219万,2020年大增至493万美元,不过包含一套价值2250万的房产。但梁孟松在台积电时期年薪就达720万,三星时期年薪更是高达2700万。

芯片设计行业猎头江威告诉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晶圆厂薪资低,能给到猎头的提成就更低,因此比较少猎头会倾向服务晶圆厂。刘慧介绍,她基本上1-2个月才能挖到一个芯片行业的工程师,其他时间更多是做招聘流程的外包,收费很低,其中也有少量单是涉及晶圆厂的招聘。

王华2008年从晶圆厂工程师转行成为猎头,当初主要服务的都是应届工程师到新加坡、台湾工作。王华坦言,转行的目的不仅是因为当猎头可以更早实现财富自由,而是晶圆厂工作更苦。

2015年以后,随着当初到海外工作的工程师年龄增大,国内对晶圆厂投资增多,尽管国内赚得没有海外多,这一批人还是选择回到国内工作。王华的候选人也随之从经验较为浅薄,变为十年工作经验以上。这一批人薪酬在行业平均值以上,猎头得到的回报相对来说也比国内市场的猎头要高。

而王华的候选人比较少跳槽到中芯国际。王华主要服务的客户都是海外投资的企业,如厦门的联电、大连英特尔等。

晶圆厂也很难挖到海外技术人才。张汝京的世大被台积电收购后,带着一些员工离开公司,到上海创办中芯国际。2002年,台积电在美国对中芯国际发起诉讼,控诉被张汝京带到中芯国际的员工涉嫌泄露商业机密。其后8年,张汝京陷入与台积电的诉讼,直到2009年他离开中芯国际。

而在台积电的高度关注下,离职员工跳槽都难免会遭遇诉讼。而被认为台积电叛将的梁孟松正因为出走三星后,被台积电的诉讼赶到了中芯国际。

对于中芯国际来说,人才就更加难挖了。

图片中芯国际想躺赢?

中芯国际在半年报中解释,本期研发人员数量较上期减少,主要因部分研究相关人员转入生产运营岗位,以及出售子公司长电科技影响所致。

在产能满载下,中芯国际不仅将部分研究人员转入生产运营岗位,对先进工业技术的量产情况公布也略微奇怪。

在第二季度的财报中,完全不提14nm,换而选用FinFET(指14nm及以上的芯片工艺)的表达,这是中芯国际首次选用这一表达,而一季报中用的仍是14/28nm。有分析人士认为,有可能是中芯国际将N+1的量产情况记入到这一区间里,但也有可能14nm及更为先进的工艺量产情况不佳,因此将28nm也列入其中。

图片

▲中芯国际财报中首次出现FinFET的量产情况。

28nm是市场较为普及的成熟制程,中芯国际在2015年已经开始量产,生产技术与台积电、三星几乎没有差距。而中芯国际官网也将28nm的技术称为成熟逻辑技术,但中芯国际迟迟未将14nm、N+1的量产情况单独列开。

此外,中芯国际在半年报会上透露,FinFET的月产能达到1.5万片。尽管这个数字远远不及台积电的产能,但通常先进制程的盈亏平衡点是2.5万-3万片/月,中芯国际还要再努力一倍才能达到。

但中芯国际半年报呈现不出接下来努力的方向。研发FinFET技术的主力吴金刚离开,研发人员转岗,研发投入减少,难道中芯国际正在放弃高端芯片制造工艺?

2020年10月,中芯国际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虽然美国没有明确对中芯国际进口半导体设备做了哪些限制,但据AI财经社消息,中芯国际进口的设备、甚至每一个零部件都需要许可证。这导致了中芯国际先进制程研发和量产受阻。

事实上,并非所有芯片工厂都在拼命追求制程。全球前五的晶圆代工厂中,名列第三、四位的联华电子、格罗方德,都已几乎放弃先进制程的研究。联电在2018年时已放弃对12nm制程的研发,当时还是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厂的格罗方德也随后宣布放弃7nm的研发。

如今,纵观全球的晶圆代工厂,实际有能力产7nm及更小芯片制程的只有台积电、三星,而中芯国际正在追赶。

图片

▲主要晶圆代工企业芯片技术进展,图片来自中芯国际招股书。

中芯国际在追赶的路上相当吃力,即使2019年研发投入在营收占比达21.6%,远超台积电的8.54%,但由于营收远低于台积电,2019年研发支出仍不足台积电的四分之一。AI财经社形容,中芯国际处于战时状态下的追赶。

2019年还苦于营收与利润双下滑的中芯国际,转眼就借着“缺芯”浪潮而掉头走高,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超过去年全年。

“缺芯”潮持续,中芯国际将赚钱放在了首位,9月3日,其宣布将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委员会成立合资公司,并制定了建设产能10万片/月12英寸晶圆代工项目的规划。

在这种情况下,也许不难理解,中芯国际为何选择将研发人员暂时转入生产运营岗。

(文中王华、刘慧、江威为化名。)

https://mp.weixin.qq.com/s/gkV4Bc0odNq1cDWH0oqoZQ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无冕财经 wumiancaijing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64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