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优秀是一种习惯,生命是一种过程;刘永好:组织再造的内涵,即是下大力气解决人的问题…... | 一周商业洞见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3日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 作者:世红 浏览量:9,165次

世红 | 文

平凡 | 编辑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01 | 俞敏洪:对我影响至深的5句话

图片

第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

第二句话是:生命是一种过程。

事业的结果尽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是在每一天的过程中生活,每一天都不幸福,就等于整个生命不幸福。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他并不是说我们不要收获。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把种子撒进地里,种子自然会成长,长到最后自然会有收获,但是在维护庄稼成长的过程中,给它浇水和施肥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种子才会长得健壮,收获才会更多。

第三句话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

特别是在人与人相处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一步到位就把关系处理好、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绕过困难,也许这样做事情会更加顺利。

第四句话是: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汽车的质量越高,开得就越快。比如一些非常好的车,它们的高质量不仅体现在发动机上,还体现在刹车系统上。你开这些车的时候,就敢于高速行驶,因为你知道,只要你踩刹车,车就能稳稳地停下来,不至于翻车或跑到马路外面去。但当我们开不太好的车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开得和好车一样快,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让它跑得太快,就很难刹车了,说不定就会撞栏杆或者翻车。所以说,不知道如何停下来的人是跑不快的人。

最后一句话是: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智慧,缺点是一种恩惠。

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读到这句话,开始不理解,后来逐渐明白其中的意义。我们最愚蠢的行为是太执着于自己的东西,不愿意放弃。结果呢?你捏着不放,别人就不会把他的东西和你一起分享。没有放弃就没有得到,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那什么叫缺点是一种恩惠呢?如果我们是完美的,我们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有了,这人还有什么活头?做人最大的乐趣在于通过奋斗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所以有缺点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完美,有匮乏之处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努力。(来源:《不负我心》)

02 | 松下幸之助:常以感恩之心对待顾客,诚实而努力地做生意

图片

(1)我自从商以来拼搏到现在,必须要考虑的有两点,一是松下电器的发达,二是行业的发达。不管行业内和其他经济圈的发展如何,若只考虑松下电器一枝独秀,那么到最后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的。

(2)重视每一位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不断努力,企业声誉才得以发展。不依赖已有品牌创业并取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用一个受人尊敬的品牌出去创业更能保证成功。过去,即使企业表现不佳,声誉也可以弥补,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了。不管品牌多么厚重和受人尊敬,如果企业表现出无能或行为不端,也不会得到宽恕并最终失败。

(3)产品、销售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在优质服务上做足投入的,好公司要有好产品,更重要的是要有好服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

(4)经营的基本原则是提供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开发能生产更优质产品的新方法,创新更有效的销售方法,提供更好的服务。

(5)凡事讲究时机和限度,如果要做的一件事超越了限度,就算不上成功。同样要做的一件事如果错失时机,这件事也不算成功。我觉得人一定要懂得进退的重要性。

(6)拼命做,总会做成。但是,尽量不要这么做。该拒绝的时候还是要拒绝的。

(7)不管是社会层面还是行业层面,一件事没有未来,或是自己也做不下去,那么这件事就没有太大做的必要。当你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应该尽早不做。绝不能有一点犹豫。也不要觉得会没有面子,或是丢人之类的。

(8)说到底,做生意必须要获得利润。若做着没有利润的生意,公司也会走向衰落。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我看来,重要的是思考要获取多少利润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要确定合适的价格。

(9)平日里留有余裕的经营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即便企业发生了意外也能轻松应对。

(10)常以感恩之心对待顾客,诚实而努力地做生意。(来源:松下幸之助经营哲学系列,锐公司)

03 | 张维迎:企业家总不愿在失败中收场

图片

《中国企业家》:目前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这种情况下怎么理解信心?企业家自己怎么看待这个信心?

张维迎:企业家本身就是要面对挑战,但一定是在自主性、可应对的条件下。企业家很重要的就是他的首创性,提出一些别人不会提出的东西,做别人不会做的事,但是一旦他的想法会被他认为没资格否定他的人轻易否定的时候,那他就不会提了,整个企业的生态就破坏了。

未来是需要去想象、去判断的。企业家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一定是一个leader,不是一个follower。他不是人家说啥他说啥,他一定想说我认为应该做什么。他的计划能够自己制定,失败了也是自己承担。

企业家不是只有一个赚钱的目的,他做事也有实现一种自我价值的因素在内,而这要自己说了算的时候才能实现,被动的就实现不了。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真正对社会有很大贡献的一些企业家都有超越利润的目标。做企业不是蒸馒头,半小时就熟了,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比较稳定的预期。

《中国企业家》:前段时间我们在南方的泉州、宁波等城市做调研的时候,发现当地一些公司还是比较乐观且实干的。是不是悲观者可能永远接近正确,但乐观者永远努力前行?

张维迎:企业家本身就是天性比较乐观的一种人。每个人面临的情况不一样,企业一旦做起来,有时候是没法停下来的,咬着牙都得往前做。你说他是因为责任也好,还是脸面也好,企业家总不愿在失败中收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的意志力都很重要。(来源:《中国企业家》对话张维迎)

04 | 赫尔曼·西蒙:创造一个新品类是成为隐形冠军的一种有效方法

图片

张云:市场上很多To B的产品也拥有领先的技术,其对客户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获得了独占性的市场份额。最近几年,在To C市场,很多品牌都是靠开创一个新的品类建立的,它不仅是技术上的开创者,还有概念上的开创者。比如电动汽车在100多年前已经发明,20世纪90年代通用已推出了电动汽车。但当人们说起电动汽车时,首先想到的是特斯拉,其实德国的宝马已推出过S38。非常有意思的是,消费者把那些产品都屏蔽了,而特斯拉成为了其心智中的第一个,这就是我们所定义的品类创新。在To B市场的隐形冠军中,是不是有很多行业、品类的开创者?

赫尔曼·西蒙:创造一个新品类是成为隐形冠军或者品类之王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特斯拉;比如做橡皮糖的哈瑞宝,开创了吉利豆的品类,并在巴西、中国、美国都新建了工厂,因为它占据了消费者头脑的一个空间。当你去参与现有品类的竞争,这个空间已非常拥挤,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一个新的品类。    

张云:隐形冠军面临新的品类机会时,是否需要做一些策略性变化?    

赫尔曼·西蒙:大多数公司开创新品类时都比较专注。我在自传《全球化之旅》讲了这样的一个历程,你需要非常专注于新的品类。从现有的公司开创新品类可能很难,所以应该建立独立的公司专注研究新品类。

宝马、奔驰也有电动汽车,但它们作为大型汽车品牌,并没有把电动汽车视为重点,现在开始重视电动汽车,但特斯拉已远远走在了前面。如果它们建立一个独立的只专注于电动汽车的公司,可能会更加成功。所以,如果企业想创造一个新的品类,就应该去建立一个新的公司,而不是把这个新品类当成现有大公司的附属部分。(来源:张云对话赫尔曼·西蒙)

05 | 刘永好:组织再造的内涵,即是下大力气解决人的问题

图片

金融界:人类正在步入数字文明的新时代,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方兴未艾,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您觉得机会在哪里?您所在的企业有哪些有益的尝试或者成果,请分享一下。

刘永好:机会存在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谁能最快最好地着力解决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谁就能赢得先机。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组织基因完全不一样,把两个不同基因的物体并在一起会产生变异和抗体。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如果只是简单加上数字科技,多半不会成功,必须得经历一个艰苦的组织再造、文化再造的过程,没有组织再造,数字化转型难以成功。

新希望组织再造的内涵,即是下大力气解决人的问题,推动“四共”“五新”理念和“新十条”的落地。“四共”理念是“共识、共创、共享、共担”,即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要共担风险、共享价值、共同创造。“五新”理念是“新机制、新青年、新科技、新赛道、新责任”,即转换新机制、任用新青年、探索新科技、布局新赛道、担当新责任。在2019年底还梳理出了十条价值观作为公司的基本准则、组织精神、发展理念和对外态度,即“新十条”。

除此,我们把数字化升级定位为企业的核心战略和全体系的“一把手工程”,实施提升全集团办公效能的“飞跃计划”,举办针对提升中高层数字化认知的“新希望·哈佛商学院数字化战略加速项目”等等一系列举措。

就这样,对于组织的再造,新希望站在集团层面,从文化理念的重塑,再到明确战略、建立一把手工程,从系统培训、统一认识,再到统一工具和作业习惯,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组织再造工程体系,从点到面逐步推进数字化的落地。

新希望在数字科技领域,经过多年数字化转型,通过将数字科技结合新希望丰富的生产场景,显著提高了新希望主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过去十年间,新希望一个一个场景制定解决方案,站在全产业链的战略定位上做通盘考虑,朝着“业务、数据、管理一体”的数字化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进,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得以提升。(来源:金融界对刘永好的专访)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砺石商业评论 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64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