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饭店背后的中国酒店航母,如何穿越百年?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1日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 作者: 金梅 浏览量:3,529次

锦江国际,如何穿越百年?

金梅 | 作者

平凡 | 编辑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上篇

妓院“清倌人”到女企业家

1997年,97岁高龄的董竹君出版了回忆录《我的一个世纪》,从青楼卖艺人到锦江集团创始人,她的一生相当传奇。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江苏的一个贫民窟里,父亲董同庆以拉黄包车为生。父母虽穷,但还是把她送到了私塾念书。但随着父亲久病成疾,她被卖给青楼做“清倌人”(卖艺不卖身)。

在妓院里,董竹君认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她被这位爱国英雄迷得神魂颠倒。丧偶的夏之时要为她赎身,可董竹君拒绝了,她不想自己以后被婆家看不起,于是假装生病逃出了妓院。

她与夏之时完婚后,在夏家优渥的财富支撑下,前往日本学习,完成了曾经的求学梦。然而自我成长的快感,却很快被丈夫的真实面容布上了阴霾。

一次,夏之时因事回国,他竟将一把枪交到她手中说:“若遇贼,就拿它防贼;若做了对不起他的事,就拿它了结自己。”董竹君听到这话后,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1918年,原本准备继续到法国留学的董竹君,却因为丈夫就任四川都督,只能跟着他回了四川。

跟夏家几十口大大小小的接触,狠狠地蹂躏着她自以为是的爱情。董竹君每天绣花缝纫、烧菜做饭,还辅导侄儿读书一刻不停,但婆家人却对她冷嘲热讽。婆婆还以“低俗出身不能掌家”为由,苦劝她的丈夫再娶。

“豪门重香火”,接连生了两个女儿的她,再好也没办法得到“家人”的待见。1919年,夏之时被解除了军职,染上了吸毒赌博的他,经常对好心劝说的董竹君拳打脚踢。在董竹君肺病发作的三个月,他也从未去探望过。

逐渐看清了时局的董竹君决定靠自己翻身。她开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和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但都因为经验不足惨淡关门。

1920年底,怀着第三个女儿即将临产的董竹君被丈夫喊打牌,只因晚了几分钟就引来了一番打骂。因为前后生了四个女儿,婆婆竟动过“弄死她一个女儿”的念头,婆婆说当初自己生第二个女儿的时候,就把她淹死了,后来就连生两子。

而曾经喊着“要将女儿培养成巾帼女杰”的夏之时,不但一心只想升官发财,也开始将“哪个军阀不是三妻四妾的,只有我夏之时就你一个太太”挂在嘴边。

他对生病的大女儿置若罔闻,甚至还因为董竹君照顾孩子,责备妻子“为一个女孩耽误家事几十天!”

终于,董竹君为夏家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一次等来的不是董竹君的好日子,而是一家人对这个儿子与对四个女儿截然不同的丑恶嘴脸。丈夫的吸毒赌博让夏家日渐凋敝,董竹君四个女儿的教育和前途开始越来越迷茫。

她毅然选择了离婚,丈夫放出了狠话:“我们来个君子协议,暂不离婚,分居五年,你要是带着女儿没在上海饿死,我手掌给你煎来吃。”

董竹君咬着嘴唇:“绝不回头!”

1929年,如鲁迅笔下的娜拉,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来到了上海。

初到上海时生活很苦,母女住在一间小屋里,那时董竹君去的最多的是典当行。虽然日子清贫,但她还是带着女儿每天把房间擦洗得干干净净,连楼梯过道也不放过。

1930年,她东拼西凑与人合股办群益纱管厂,还拉到了一万元的赞助,好不容易生意有了起色,谁料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炮击,却将即将到手的好日子收了回去。1934年,跟丈夫的五年协定到期了,董竹君期盼的事业还没来,但她却果断离了婚。

天无绝人之路,一位叫李崇高的商人钦佩她的为人也敬佩她曾经的经历,资助她2000块创业。经过一番考察,她依靠自己“豪门烧菜”的手艺,决定在上海滩创办一家川菜馆。1935年3月15日,锦江川菜馆正式挂牌营业。

有过掌管大家族的经历,也读过书、留过洋、见过世面,勤奋利落的董竹君不但把餐馆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让锦江变得超凡脱俗。除了改良口味的川菜,还有中西合璧的豪华考究装潢,张大千的丛竹、郭沫若写的条幅,让锦江川菜馆呈现出典雅通融的文化气息。

这里引来了上海滩青帮、洪帮的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头面人物,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经常出没于此,饭店经常排长队。1936年,卓别林访问中国时,还曾在此品尝了香酥鸭子。文学大咖郭沫若在困居上海的一段时间,饮食皆由锦江照料。

冷清的宁海西路也被锦江饭店带火了,一时地价高涨,成为繁华路段。1936年,董竹君的锦江茶室开张,依然大获全胜。这位出走的娜拉没有重回家族,而是靠自己蹚出了一条宽广的致富路。

更为精彩的是,董竹君并不甘心只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有钱人。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家危难之时,她的餐馆成为中共地下工作者的联络点。前线军队急需军饷时,董竹君果断把餐厅的所有盈利全部捐献出去。

她经营餐馆的同时也在努力培养女儿,希望她们成为巾帼英雄。为了唤起更多女性独立自主的决心,她还和许广平、作家黄碧遥创办《上海妇女》杂志。

抗战结束后,董竹君又投入到地下工作中。1946年,董竹君还在锦江秘密办地下印刷厂,印刷进步刊物。1947年初,她又出资开办美化纸品厂,作为上海的地下交通站,专门掩护地下同志。

上海解放之后,她接政府指令,将自己的两家饭店合并改名为“锦江饭店”,成为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饭店(后卖给政府)。1951年,她深知国家百废待兴,于是毫不犹豫地将自己15万美金的积蓄赠与政府,还交出了自己的花园住宅。

在后来的动荡岁月中,董竹君两次入狱,但她依旧乐观坚强。她每天在监狱内小跑锻炼身体,还把香皂放在枕头底下让空气芬芳宜人。70岁生日那天,她在狱中写下了一首诗:“辰逢七十古稀年,身陷囹圄罪何见。青松不畏寒霜雪,巍然挺立天地间。”

正是这样的毅力,让她熬过了数段艰难的岁月。虽然跟丈夫离婚,但董竹君没有跟女儿抱怨过丈夫一句不好,甚至一直将丈夫的照片放在床头,直到1997年她离开人世。

董竹君的故事结束了,但锦江留下的创新精神、超前的眼光和爱国的决心,成为了锦江的精神底色。带着这样的基因,锦江新篇章轰轰烈烈地打开了。

下篇

筑巢引凤,放眼世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推进,让封闭多年的中国迎来了一批批渴望了解中国的客人。1984年3月,锦江、和平、国际、静安、华侨等11家饭店和友谊汽车服务被合并为上海市锦江(集团)联营公司(下文依然简称锦江)。

从一家店变成了一个区域,变成了一个集团,锦江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壮大,从与客人面对面的手工记账到信息系统管理100个国家的12700家酒店,130万间客房和近1.9亿会员,锦江的40年发展可谓荡气回肠。

锦江一如既往的前沿性,变成了集团超前的战略眼光。

90年代,随着海外以假日酒店为首的经济型酒店的风靡,以及国内富起来的人们旅游出差的增加,锦江集团意识到国内哑铃式酒店格局的问题。1996年5月,锦江推出“锦江假日”品牌(1998年改为“锦江之星”)进攻经济型连锁酒店,成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鼻祖和先锋。

拥有几十年的发展经验还有对西方现代化管理的学习,锦江编写了一部锦江集团饭店管理模式,总结了在岗位培训和质量检查方面的细节,稳固了独树一帜的“锦江服务”,这是他们筑巢引凤的底气。

集团对员工的一举一动、站立的姿势、走路的速度、说话的语言声调等都有明确规定,培训中还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演练。他们还结合酒店特色,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和平饭店餐厅服务员会为掏出烟的客人点烟,下雨天会为每一位进店的客人撑伞。

要让每一个员工主动输出爱和关心,他们生活中就必须有持续的输入。

锦江的“二线为一线”活动中,管理者为员工端菜送饭,医务科送医送药到一线,存车处的师傅为员工擦车、修车、打气,食堂定期征求员工意见增加饭菜花样品种,职工理发室、职工浴室提供茶水、按摩等免费服务,让服务意识成为一种内外一致的文化氛围。

标准和人性化的服务加上经济型酒店低廉的价格,让锦江之星首店营业仅3个月入住率便达到90%,远超当时星级酒店不及45%的入住率。

在锦江之星的带动下,2002年的如家,2004年的格林豪泰,2005年的汉庭和7天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2000年开始,短短十年国内的经济酒店从23家增长至5120家。

在此期间,锦江也踏着上海国资整合的步伐,不断做大自己的“凤巢”。2003年,其与上海新亚合并为锦江国际集团,A股中的新亚股份更名为锦江酒店,并剥离了旅游、摄影、广告等非主营业务资产,明确酒店管理的发展方向。

2006年,为了筹备更多弹药,锦江国际集团在港交所上市。但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让融资困难。锦江酒店与控股股东再次资产置换重组,将经济型业务置换回A股,星级酒店和非核心业务资产置出,并将达华宾馆、3家二星级酒店、3家单体经济型酒店改造成经济型酒店。

锦江的经济酒店业务继续在行业中一马当先。2010年,星级酒店规模开始步入下行区间,锦江一边继续在经济酒店跑马圈地,一边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收购了美国IHR酒店集团。这次收购,锦江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也懂得资本在海外收购的一些规则。

2012年3月,锦江集团与法国卢浮集团合作形成品牌联盟,海外业务起步为日后海外并购扩张埋下伏笔。2013年,公司对管理结构进行大调整,同年,公司收购时尚之旅翻牌为锦江都城,并承接集团优质三星级酒店资源,切入中端市场。

2015年,整个酒店行业低迷。经历了十多年的狂飙,经济型酒店更是因为同质化严重,且硬件亟待升级进入了衰退期。物业房租的提高和人口红利的消失,让经济型酒店营业收入与利润双降。一些酒店选择了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进发,一些品牌选择了抱团取暖,一些资本急于兑现引来了酒店的合并潮。

大浪之下,锦江也不能幸免,公司的平均出租率和RevPAR双双下滑。面对危机,锦江一边伺机升级经济酒店,一边向中高端酒店市场发起了猛攻。

经过了一系列的磨合、热身之后,2015年3月1日,锦江以13亿欧元(约合91亿元人民币)完成欧洲第二大酒店集团——卢浮集团40多个国家的1100家酒店,约有9万间房间100%股权的转让。彼时正是欧洲资本和经济的危机时刻,而国内强劲的发展势头让收购非常平稳。收购完成后,锦江房间总数超过23万间,酒店数年增速达129.65%。

9月,锦江通过收购铂涛集团81%的股份,一跃成为售价跻身全球前五的中国酒店集团,合计拥有6000家酒店,64万间客房,拥有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亿会员。2016年并入维也纳酒店后,成为一头当之无愧的“大象”。

有了巨大的凤巢,锦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引凤”。

“引凤”就是要和消费者以及加盟者共生,需要给他们全方位的赋能。尤其是疫情期间,锦江酒店加速了加盟店为主的轻资产模式,把中端酒店做强从而成为与国际酒店巨头博弈的筹码。

作为一个平台型企业,锦江的竞争模式从以前的客源和产品的竞争,扩展到资源、渠道、流量以及全服务链的竞争。

收购WeHotel后,锦江通过不断升级,具有了全球最先进的酒店订房系统,并且实现了一个会员身份,通用酒店、旅游、租车、预制菜等会员权益,积分兑换货币化结算等,将用户运营做得更精细,提升公司的直销能力。

拥有众多品牌和海量会员的锦江还搭建了全球采购平台,提升自己的供应链优势。如同海底捞的蜀海国际,华莱士依托两万家门店向产业链上游的延伸,锦江的供应链故事也有无限的可能。例如,单依靠对贵茶集团的茶品采购,就辐射带动了35家上游企业、近5万茶农增收致富。

同时锦江建立了全球财务共享平台,打造产业链金融平台、酒店交易服务平台等体系支撑,完善酒店“募、投、建、管、退”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锦江产业链生态圈规模效应。

2019年至今,锦江投资数亿元搭建了上海龙漕路的锦江创新中心,包括很多业务模块、品牌样板房和锦江全球采购平台的线下空间等,还有一些创新模块,比如系统、数字化等投入,为集团探索发展的可能性。

作为中国规模第一的酒店品牌,号称品牌航母的锦江集团已签约酒店规模数超15000家,超150万间客房,覆盖全球470多个城市,会员超过1.8亿。2023年8月29日,锦江酒店披露上半年营业收入68.06亿元,同比增长32.15%;归母净利润约5.23亿元,疫情的阴霾也似乎一扫而空。

但锦江的前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集团分布在全国各地,管理难度较大,人员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网络上对于集团的抱怨也不绝于耳。另外,已经登上国际舞台的锦江集团,与万豪、希尔顿、洲际等国际大牌相比,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地位相对较低,顾客满意度也存在问题,这也是锦江打造“千城万店”的难点。

但无论如何,能成功进入世界舞台,锦江百年的发展故事,尤其是近四十年的发展故事,依然显示着其超前的战略眼光和稳健的发展能力。在中端酒店持续发力的锦江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但如何从客房总量的全球性胜利变成实打实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的成功,锦江全产业链还需要更精彩的布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砺石商业评论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64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