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如何赢得美国:值得回味的历史细节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7日 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 adamsmitheconomics 作者:刘胜军 浏览量:13,073次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上了历史性的“黄金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改革开放 40 年代表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高度。

《时代》周刊在将邓小平评为 1978 年度风云人物时写道:

• 一个崭新的中国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创举。

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深知中美关系对于改革开放的特殊重要性。

• 1978 年 12 月 14 日,卡特向邓小平发出访美邀请。令他意外的是,邓在 24 小时之内即作出访美决定。

•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宣布正式建交。

• 1979 年 1 月 28 日至 2 月 5 日,邓小平副总理和夫人卓琳对美进行了为期八天的正式访问。此时离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只有一个月左右,访美这一天恰逢中国大年初一。这凸显邓小平对实现中美关系破局的迫切心情。

美国负责安全的官员说,邓小平访美的热烈场面在二战后的美国是空前的,唯一可以与之媲美的是二战前接待英国首相丘吉尔那一次

细节决定成败。邓小平访美,有诸多历史细节值得研究和品味。

01

飞机上的“隆中对”

任何事情都有战略动机。目标引导行为。

对于为何访美,有一段堪称经典的历史对话。

当时,曾任周恩来外交秘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李慎之陪同邓小平访美。在飞机上有一段重要对话。

• 李慎之问邓小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同美国的关系?”

• 邓小平回答:“回头看看这几十年来,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

这句话,堪称 20 世纪的“隆中对”——了了数语,却蕴含了至为深刻的道理。深受震撼的李慎之在回忆中写道:

• 邓小平如此重视美国是因为他认为,要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首先就要对美国开放,不对美国开放,对任何其他国家开放都没有用。

对此,邓小平并不刻意向美国隐瞒。1979 年 1 月 24 日,邓小平在访美前夕会见美国客人时说:

• 我们相信中美关系正常化能为美国用先进的东西帮助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点对美国来说也是有利的。

为何邓小平要如此坦诚相告?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大巧若拙”、不搞小聪明,反倒显得“实在”,让人觉得中国领导人坦诚,从而降低沟通成本。

02

这七个字,令人动容

卡特总统招待小平的国宴上,和邓小平同在第一桌就座的,还有美国著名女演员雪莉·麦克兰,她对中国很友好。她和邓聊天时提到,几年前曾访问过中国的一个农村,有件事很感动。当时她遇到一位正在田里种西红柿的教授,她问教授,是否觉得在乡下干这种体力活儿是种损失,因为这完全脱离了他在大学里的科研工作。那位教授说,正相反,他非常高兴和贫下中农在一起,从贫下中农那里他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本来邓小平边说边笑,但听完麦克兰的话后,邓小平马上变得很严肃说:

• 那位教授在撒谎。

麦克兰大吃一惊。但卡特马上理解了邓小平话的意思,点头表示同意。

麦克兰无疑中翻开了邓小平内心最痛楚的一页。邓小平在说“那位教授在撒谎”这句话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遭遇:

• 1969 年邓被发配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厂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重操法国勤工俭学时的旧业当钳工。当时不仅没有自由,还要每天给高位截瘫的长子邓朴方擦洗身体,其他子女也不在身边。

当邓小平脱口而出“那位教授在撒谎”时,卡特等人心中一定会肃然起敬。

03

一个动作让美国观众泪流满面

中国和美国,在历史、文化、政治体制上都存在巨大差异。由于中美双方长时间的敌视,不少美国民众对中国存在偏见。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如何打交道?

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吃过洋面包的邓小平,很懂得如何靠细节征服美国人民。

▐  细节 1

卡特举行欢迎宴会的当晚,在肯尼迪艺术中心,最后一个节目是 200 名小学生用中文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演出结束后,卡特夫妇陪同邓小平夫妇登台慰问演员。突然邓小平热情亲吻着上前来拥抱他的孩子的额头,现场立即轰动起来。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因为他们从邓小平的这一举动中,看到了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并且还尊重美国的习俗。

卡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 小平和夫人卓琳热情地拥抱并亲吻了参加表演的美国小朋友。据美国的报纸报道,这一幕让许多观众泪流满面。就连那位坚决反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拉克斯尔特参议员,在看完演出之后也说我们都被此情景打动了。邓小平和夫人由衷表达出的情感,让在场的美国政治家、企业家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   细节 2:戴牛仔帽

1979 年 2 月 2 日休斯敦的骑术表演场,邓小平一行到达时,人们全体起立,掌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两位女骑士策马上前把两顶骑士帽献给了邓小平和方毅。两人立即戴在头上,随后频频挥动骑士帽,向欢腾的人群致意。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电视,看到了邓挥动宽边牛仔帽向观众致意的一幕,拉近了与美国民众的心理距离。

这些细节,看似简单,但贵在自然,与邓小平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吃过洋面包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04

邓式幽默

美国是一个喜欢讲笑话的民族,尤其是卡特之后的里根总统。幽默可以消除紧张气氛,让大家放松起来,更加有利于交流。

▐  与卡特的缘分

欢迎仪式后,邓小平和卡特走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谈前,卡特和邓小平寒暄了几句。

卡特说:“1949 年 4 月,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潜艇军官曾经在青岛呆过。”

邓小平风趣地说:“我们的部队当时已经包围了那个城市。”

△淮海战役总前委

坐在一旁的布热津斯基插话说:“那你们早就见过面?”

邓小平笑道:“是的”。

应了中国那句话:不打不相识。

▐  与布热津斯基过招

考虑到出访恰逢春节,中国人在正月里有串门的习惯,美国为邓小平安排了一次串门:到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家里参加晚宴。

觥筹交错,酣畅之间,布热津斯基当众发表自己的高见:

• 中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自己的文明优于其他国家。

邓小平接过话头:

•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亚,中国的饭菜最好;在欧洲,法国的饭菜最好

由于邓小平在法国生活过,这一表达既自然,又风趣,把一个有关文明的严肃话题瞬间转化为美食话题。

布热津斯基对邓说:“卡特总统由于决定和中国关系正常化,他在国内已碰到一些政治上的困难。你在政治上也碰到了不少困难吧?”

邓小平哈哈一笑:“是呀,我也碰到了困难,在台湾省,有一些人就表示反对。”

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  移民 PK 人权

卡特谈到根据《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美国视移民状况对苏联等国限制最惠国待遇。

邓对卡特讲:在移民问题上,美国不能将中国同苏联相提并论。如果需要,中国可以向美国“输送 1000 万中国人”。

在场的人听了都笑了起来。1980 年 2 月 1 日,中美双方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

▐  合法抽烟

会谈间歇时,邓小平笑着问卡特,美国国会有没有通过一条法律禁止在会谈中吸烟?

卡特说:没有,只要我任总统,他们就不会通过这样的法律,我的州种植大量的烟草。

邓小平开心地笑了起来。

傅高义写作《邓小平传》的助手、日本九州大学副教授益尾知佐子博士说:“中国领导人在此之前给人的印象是优秀但威严、冷漠……他直率、平易近人、语言朴实的形象瞬间打破了对中国领导人形象的旧印象。”

05

教训越南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最沉重的一页,也让多位美国总统焦头烂额。

邓小平懂得一句话: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与卡特的单独会谈中,邓小平谈到了越南问题,用布热津斯基的话形容,邓“在他们的脚下丢了一颗炸弹”。

邓先提出中方观点:越南占领柬埔寨是苏联唆使的,是苏联窥视东南亚的基地,中方决定需要打乱苏联的战略部署,有必要煞一煞越南人气焰,适当教训他们。邓没有解释“教训”是什么意思,但强调了教训的范围和时间是有限的。他希望美方给予“国际支持”。

当邓提出“教训越南”时,卡特没有立刻给出明确的意见。他说,这个严肃的问题需要商量之后再决定,但他希望中方举动能克制一些。

邓小平的态度非常坚定:这次军事行动时间很短,一二十天就足够了。

果然,中国成功教训了越南这个东南亚的“小霸王”,此后几十年中越边境安定。可以说,邓小平的战略决策为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06

向美国学习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媒体是无冕之王,这一点在美国体现得淋漓尽致。邓小平在接受 ABC 采访时说:

• 我这次访问美国肩负着三项使命:第一是向美国人民转达中国人民的情谊;第二是了解美国人民,了解你们的生活,了解你们建设的经验,学习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第三是同贵国的领导人就发展两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及安全问题广泛地交换意见。

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授予名誉法律博士学位致答词时说:

• 这不仅是给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和尊重的表示。

• 坦普尔大学又是以主张学术自由著称的,我认为这是贵校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你们把名誉博士学位授给像我这样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人,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领先,在经济管理和教育事业方面也有很多成就。我认为,进一步发展我国人民同美国人民的友谊,向美国人民学习,完全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

07

赢得美国心

可以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charisma)——国际范儿、举重若轻、坦诚和幽默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好感。

卡特在日记中写道:

• 邓小平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看上去个子不高,但结实、聪明、直率、勇敢、富有个性,自信而友善,与他谈判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不仅总统,美国国会也喜欢邓小平。

参议院设午餐会、众议院设茶会接待邓小平。当时,在华盛顿的议员差不多都来了,对议员们提出的问题,邓一一作了明晰的回答,议员们纷纷要求签名留念

1 月 31 日,邓小平在中国驻美联络处举行招待会,大厅里挤得水泄不通,为邓致词作翻译的费斐女士几乎挤不上临时搭就的讲台。人人要求同邓碰杯、说句话、拍个镜头,气氛之热烈感染了每一个人。

曾任外交部发言人的吴建民先生感慨地说:

• 我在 1991 年 1 月到 1994 年当外交部发言人,国家主席没有发言人,总理没有发言人,所以出访的时候要随访。江泽民主席喜欢与别人交流,有一次他问:“毛主席很伟大,邓小平也很伟大。为什么毛主席没有提出改革开放,而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我说,两人的经历不一样,毛主席一生就出国两次,都是去苏联。毛主席没有去过西方世界。邓小平 1920 年去法国,时年 16 岁。1926 年离开法国去苏联,时年 21 岁。16 至 21 岁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邓小平是从四川到法国,对比太鲜明了。一个人的胆识、能力,和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见过没见过有很大区别。今天中国人走出去,好事情! 为什么见过世界、没见过世界就不一样呢?这就是因为文明对话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邓小平有了去法国的经历,提出改革开放,这就是文明对话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亚当斯密经济学 adamsmitheconomics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64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