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跨越世纪的传奇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有疑难可问谁?
97 岁的基辛格堪当此任。他不仅是历任美国总统虚心求教的对象,一生更是穿越无数重大历史事件,堪称一本活教科书:
• 基辛格是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1938 年在希特勒清洗犹太人之际移民美国。这一经历与投资大师索罗斯颇为类似。
• 尴尬的获奖:1973 年基辛格与越南政治家黎德寿同获为诺贝尔和平奖。这是一次尴尬的获奖,黎德寿拒绝领奖,3年后北越击败南越实现越南统一。
“很难搞”的黎德寿与基辛格
• 最长的博士论文:基辛格题为《被修复的世界:梅特涅、卡苏里及和平的问题 1812—22》被认为是哈佛博士论文中最长的一篇(365 页)。主要观点是认为 1809 年维也纳和约之后的欧洲协调国际秩序下百年和平,主要归功于梅特涅和卡苏里并没有对战败的拿破仑法国采取过多的报复,而是更重视国际体系下的均势(balance of power)。
• 均势理论大师和实践者:基辛格被公认为是国际政治学均势理论大师。冷战期间,基辛格主张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为西方在冷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亲历重大事件:基辛格生涯中参与和经历了越南战争、中美建交、美苏冷战、智利皮诺切特政变、第四次中东战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 最自豪的成就:基辛格最引人注目的是 1971 年两次秘密访华,促成中美在 23 年的敌对与隔阂后握手言和。
• 谤亦随之:2013 年维基解密曝光 170 万份基辛格时代美国机密文件,曝光了美国敢死队、秘密轰炸战争、暗杀等基辛格幕后操纵的丑闻。
对于中美的世纪博弈,基辛格在 2018 年出席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时直言:
• 中国崛起是政策和历史的必然,中美两国在维持权力平衡上都有审视的必要,不计代价阻止大国间的直接对抗是世界运转的底线,一个两大强权对抗的世界不会让人类得利只有全世界皆输的结局。
02
基辛格谈美国外交的本质
▐ 美国: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20 世纪最矛盾的国家非美国莫属:既不允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在日常外交中没有比美国更务实的,但在追求传统的道德信念上,没有比美国更具理想主义的国家;孤立主义和传教士精神,两个表面上如此冲突的主张,反映出美国人的基本信念:美国拥有世界最好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只要跟随美国信奉民主和法治,即可获得和平与繁荣;未曾有国家陷入道德与现实的拉锯之苦。美国一方面反对其他国家的扩张,但对自己的扩张却美其名曰“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
波克总统竟然把美国吞并得克萨斯解释为:防止某独立国成为比其更强大的国家之盟友或属国进而威胁美国安全,而不得不如此。
美国自开国以来就自诩与众不同。美国人自认为有义务向世界推广其价值观。美国人相信,历史是可以超越的,如果全世界真心要和平,就应接纳美国的道德处方。
▐ 告别孤立主义
20 世纪初之前,美国的外交始终倾向于孤立主义。美国把太平洋、大西洋带来的安全,视为上帝的旨意。国父华盛顿告诫美国不得因任何理由缔结永久性联盟:
• 美国距离欧洲遥远,采取不介入的态度,使我们得以走不同的方向。
老罗斯福和威尔逊总统成为改写美国外交的关键人物。
老罗斯福是分析均势的老手,他坚持美国参与国际事务是国家利益需要;而在威尔逊看来,美国是基于弥赛亚式的理由扮演国际角色,美国的义务不是维持均势,而是向全世界传播美国的原则。
《弥赛亚》
门罗主义明确宣布:美国将为捍卫自己在西半球不可侵犯的地位而不惜一战。
门罗总统
传教士精神源于杰斐逊总统。他说过:
• 美国是为全人类从事的新的政治实验,我们有责任证明,一个社会允许其成员享有的自由和自治可以达到何种程度。
1803 年法国向美国出售路易斯安那,一举奠定了美国强大的基础。拿破仑为何如此大方呢?拿破仑说出了“均势原则”的战略考量:
• 进入这片领土可使美国的地位永远屹立不倒,而我则为英国创造了一个迟早会挫其锋芒的海上对手。
历史印证了拿破仑的预判。
▐ 老罗斯福:首位让世界感受美国影响力的总统
老罗斯福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者,他宣布:“只有美国,不论多么不情愿,仍不得不行使国际警察权”。他反对道德论点,坚持国际活动就是斗争,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更加适合,“对纸上谈兵却没有有效武力作为后盾的做法,我深感厌恶……铁血政策不仅有利于美国,最终也会有利于全世界。”
随后,美国 1903 年煽动巴拿马叛乱,1905 年使多米尼加成为美国的保护国,1906 年占领了古巴。
老罗斯福深刻理解均势理论,只有尼克松的眼光接近他的水准。老罗斯福认为,让俄国与日本对抗,是符合均势原则的。于是他邀请俄罗和日本代表到他的宅邸和谈,最终老罗斯福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人。
▐ 威尔逊:知道如何感到美国人的总统
威尔逊是典型的道德论者,一位充满宗教热忱的先知。威尔逊的出现,是美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罕见的领导人彻底改变本国历史方向的例子。
1913 年威尔逊在首次国情咨文中提出了所谓的“威尔逊主义”:
• 判断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纠纷,只有一个标准:即我们本身的荣誉以及对世界和平的义务。
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要求宣战演说中说:
巴黎和会上的威尔逊总统(中)
• 权利比和平重要。我们应为自己素来最关心之事、为民主、为小国的自由及权利……终至为世界自由而战。
03
中美的新现实
经历了特朗普这段“脱轨插曲”之后,中美关系艰难地重回轨道。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处理好一个崛起大国与守成国之间的关系,绝非易事。双方增进对对方的了解和认知,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误判,尤为重要。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指出:
• 对 21 世纪的美国而言,在地位不分轩轾不分的国家之间协调不同的价值观和迥然不同的历史经验,将是一种全新的经验,与冷战时期的霸主地位都会完全不同。
基辛格是美国政坛少数能读懂中国的人。他的洞察力源于学识也得益于实践的锤炼。基辛格对毛泽东主席的评价很有功力:
• 毛泽东就站在那里边,周围都是书……他微笑着注视来客,眼光锐利而微带嘲讽,他的整个神态似乎在发出警告说,他是识透人的弱点和虚伪的专家,想要欺骗他未免是徒劳的。或许除了戴高乐以外,我从没有遇见过一个人像他具有如此高度集中的,不加掩饰的意志……
• 毛泽东有时也会无情地揭露一个问题的核心。在我后来的一次访中,我对邓小平说: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健全的基础之上的,因为我们都无所求于对方。第二天,毛泽东在见我时有力地批驳了我的废话:“如果双方都无所求于对方,你到北京来干什么?如果双方都无所求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接待你和你们的总统?”……
• 后来,我慢慢地捉摸到毛泽东的谈话有几层意思,就像紫禁城内的庭院,一个比一个深地套着,除了比较略有变化以外,没有什么区别,而他那个意思只有在长期的思考以后才能总体把它抓住。尼克松回忆录记载毛泽东的恢谐谈吐之中夹带有一些暗示和主题,犹如瓦格纳歌剧序曲,需要加以发展才能显示出它们的意义。
• 在那些戏谑、玩笑和轻松的俏皮话之间,我们必须小心留神;因为毛泽东是用一种故意显得很随便的方式发表他的主要意见的,为的是使尼克松此行如果失败的话,也不致于有失面子……
• 他不像多数政治家那样,要旁人给他准备讲稿,然后记诵而装作即席讲话,或者照本宣科。他轻松自如,似乎随随便便地引导着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从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意。他在开玩笑之中夹带出主要论点,牵着对话者转来转去,找机会插几句时而富有哲理,时而冷嘲热讽的话。毛泽东省略的语句像墙上的人影,虽然是现实的反映,却没有现实的内容。他的话指点了一个方向,但却不规定前进的道路。毛泽东有时也下几句断语。这种断语使听者猝不及防,造成一种令人迷惑并略带威胁的气氛。这种情况竟像是面对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神灵。他偶尔揭开掩盖着未来帷幕的一角,让我们瞥上一眼,但从不允许我们看到全貌,这全貌惟有他自己才看到过。
对于 2018 年以来中美之间的冲突加剧,基辛格有着冷静的分析:
•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它证实了我的这一信念,即我们必须……搞好同中国的关系。否则我们总有一天要面对世界历史上最可怕的强大敌人”。
•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此前从未遇到过体量与本国相当的国家。今天的美国和中国的实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当年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实力。美中双方没有预先划定冲突的底线,那么冲突的后果将比曾对欧洲文明造成巨大伤害的两次世界大战还要严重。与 100 年前相比,美中两国手中的武器更加复杂先进,威力也更加巨大。如今再也不可能设想一方可以支配另一方。他们不得不习惯于这一事实:他们之间存在竞争。(“大历史观看天下”(2):中美何以走到今天这地步?)
▐ 拜登的选择
自从威尔逊以来,美国历任总统都标榜以大公无私做为领导世界的主要号召。布什总统坚称他是为反侵略出兵,维护石油供给只是次要因素。特朗普是唯一的例外。(特朗普:我的人生就是一场豪赌)
拜登再度回归传统,拜登在 2021 年 2 月指出:
• 如果美国总统不能体现美国的价值观,那么任何一个美国总统都不可能持续当下去。
2 月 19 日,拜登在上台后的首个七国峰会上表示:
• 我们在两派争论之间正处在一个拐点,鉴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从第四次工业革命到大流行病……民主将会且必须获胜。但民主国家必须证明,在这个改变了的世界上,民主仍然可以满足我们人民的需求。(“灯塔国”给全球来了一次现场教学,虽然场面有些失控)
we the people
当然,拜登自由主义的外衣之下,仍然不会改变现实主义的内核。拜登说:
• 中美之间将会出现极端的竞争(extreme competition)。
• 中国投入数十亿美元解决与运输、环境等相关的问题,我们必须加紧步伐。如果我们不动,他们会吃我们的午餐。
2月16日美国新任国务卿布林肯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 特朗普总统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是正确的,但我认为,这样做的方式并没有产生结果。
对美国,中国要看清其两副面孔、做好两种准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亚当斯密经济学 adamsmitheconomics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