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之巨的医药代表,及其变味的“掮客”角色,可以看作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原创
正解局出品
正解局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微信:zjjms2020
正解局ID:zhengjieclub
前段时间,华北制药未能在山东省按协议供应约定采购量的“布洛芬缓释胶囊”,被国家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列入违规名单。
这是集中带量采购3年来,首个因断供而收到罚单的案例。
集中带量采购,正解局在《药价大降60%!解决看病贵,国家下了一盘大棋》(点击标题即可阅读)一文中,简单说来,就是国家直接与药企谈判。
这一模式,直接绕过了医院、医药代表。
问题来了,300万医药代表,何去何从?
医药代表,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
改革开放后,由国外药企带入中国。
当时国内药品信息闭塞,品种和数量也匮乏,医院想进药,还得医生自己往药厂跑。
医药代表便成为医院与药企之间信息沟通和知识更新的桥梁,顺带还能搞搞会议和培训。
客观地说,医药代表的出现,满足了当时中国医院的需求,对相对封闭的国内医疗行业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医院曾专设医药代表接待日
这段时期,可谓是医药代表职业生涯的高峰期。
由于外资药企光环的加持,医药代表的入行门槛很高,不仅学历要本科及以上(要知道那时拥有本科学历即是稀缺人才),还要求有专业背景。
当然,与职位要求成正比的,是诱人的薪酬。
1990年的前后几年,当医生只有几百块月薪时,外企医药代表就能轻松拿到几千块,是标准的金饭碗。
医药代表们时常现身学术会议,和专业人士侃侃而谈,甚至被尊称为教授。
因为药品的供不应求,医生们还常常主动找医药代表套近乎拿药,跟现在的情况完全相反。
这种好日子没能持续太久。
1990年代末,看到了医药市场商机的国内药厂也开始纷纷效仿外企的做法,招聘医药代表,建立销售团队。
巅峰时期,全国有300万医药代表。
行业竞争极大,内卷也就开始了。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药企对医药代表的考核,只以销售业绩为唯一标准。
在业绩目标和个人利益的双重驱动下,医药代表无所不用其极地把代理的医药品种卖出去。
为了让医生多开自家的药,带金销售成为公开的秘密,给回扣成了标准操作。
一夜之间,医药代表沦为药厂给医生送钱的掮客,形象一落千丈。
2010年“U盘回扣门”事件曝出,瞬间击中了大众脆弱敏感的神经。
有网友捡到一个U盘,打开后发现是杭州6家大医院与某医药公司的药品回扣清单,包括医院名称、医生姓名、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回扣金额。
根据清单,医生每月仅一个品种的开药回扣就拿上千元,多的有好几千,还能拿到医药代表赠送的水果和购物卡。
网络流传的药品回扣清单
医生收受医药回扣早已不是“潜规则”,而是行业内外皆知的“显规则”。
更大的雷还在后面。
2013年7月,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事件把跨国药企的商业贿赂链条暴露出来。“15元药品在国内卖207元”,“四大高管全部入狱”,“中国区总裁被驱逐出境”,“美国司法部立案调查”……
相关新闻
一个全球顶级的药企在中国倒下了。随之一起崩塌的,还有医药代表的形象。
2016年平安夜,央视播出专题报道《高回扣下的高药价》,记者暗访8个月,发现药品的中标价普遍是供货价的几倍,甚至10倍!原因是:回扣高!
相关报道
医药代表给医生的利益输送不仅有回扣。
2017年12月,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和泰凌医药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先后收到上海市工商局的罚单。两家公司向相关医护人员提供请客吃饭、旅游、娱乐、礼品以及会议费赞助费等好处,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关报道
羊毛出在羊身上,医疗行业的买单人是公众和国家。
回扣和贿赂的成本,通过高药价转移到患者身上,医药代表助推起“看病难药价高”,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新医改拉开序幕。
早已过度市场化的医疗,必须回归本该有的公益属性。
在新医改的一系列政策里,国家药品集采模式被认为是能杜绝“药价虚高”的重拳。
集中带量采购,收回了曾经属于医院的药品采购权,新成立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成为全国药品的最大买家,拥有最强的议价能力,促使药企“以价换量”,在医保集采谈判中屡屡砍出“白菜价”。
相关报道
今年6月开标的第五批集采,产品、品种和药品销售规模均为历次之最,平均降价56%,最高降幅接近99%!
国家直接与药企谈判,医药代表,就变得可有可无,饭碗自然会受到影响。
随着集采的全面推进,不少药企调整了自己的医药代表团队。第五批集采开标后,国内外多家药企对销售团队进行了更大的“手术”。
继去年年底撤裁疼痛领域和抗感染产品线代表后,晖致正在解散零售市场的慢病团队,慢病代表要么转岗,要么谈赔偿走人,最后工作日预计是9月17日。
恒瑞医药8月19日发布上半年财报,提到要在未来施行“精兵简政”的经营方针。说白了还是将要裁员。
相关新闻
下手更早的还有礼来药业。今年6月,其内部邮件中通知,公司已向意大利药企美纳里尼出售了希爱力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权利。
买药直接跟药企谈,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后,无论中标与否,药品和患者之间的流通环节都会大大减少,而且注定不会有医药代表的位置。
可以预见,药企裁撤医药代表的操作将持续一段时间,医药代表们将不得不面临要么转岗、要么被裁撤的命运。
现阶段,医药代表,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答案是有。
以国外的经验看,国外的医药代表,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完整地向医生讲述专业的PPT,解答专业问题。
在推广医药和医疗器材前,他们必须先要了解产品,学会使用方法。有些有执照的医药代表还能跟医生讨论治疗方案,甚至跟医生一起进手术室,以便在手术中直接指导医生使用最新的技术。
这里的医药代表,做的其实是类似售前服务的工作。
但是,医药代表进入中国,就迅速变了味。
这种变化并不是医药行业单独存在的问题,而是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缺乏监管盲目逐利后不可避免的后果。
当整个行业都在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时,一个原本应体现公益属性的行业,在多方利益的裹挟下,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恐怖。
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医药代表自然吃相难看。
300万之巨的医药代表,及其变味的“掮客”角色,可以看作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相关数据
现在,集中带量采购的出现,让医药代表的职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意味着,医药代表,要么转行,要么转型。
转行的意思是,国家直接与药企谈判,省去了中间环境,不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医药代表。
市场生存空间被压缩了,转行在所难免。
转型的意思是,医药代表这个职业要回归理性,回到本来该有的样子。
行业正在洗牌,职业价值也必然面临重塑,医药代表向专业型转变将是大势所趋,也是回归初心。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医药代表职业生涯的变迁,也在提醒药企,别一门心思搞营销,技术研发才是王道。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10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100万人次,在这里,穿透信息的迷雾,在这里,发现真实的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正解局 zhengjieclub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