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60亿后,俞敏洪还捐出7万套桌椅:新东方为什么能体面退场?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6日 来源:正解局 zhengjieclub 作者:正解局 浏览量:5,284次

账面上存了这么多钱,自然有底气体面退场。

原创

正解局出品

正解局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微信:zjjms2020

正解局ID:zhengjieclub

昨天,“新东方将退租1500个教学点”登上热搜。

退租之后,新东方还将7万新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

与其他跑路的教培机构相比,新东方简直是一股清流。

“双减”政策冲击之下,新东方为何能体面退场?

图片

“双减”政策对教培行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企查查数据显示,自“双减”落地后,全国范围内共有近3.3万家教育相关企业吊销或注销,平均每天超400家。

图片

生意有风险,行业有兴衰,此乃市场经济的内在法则。

“双减”政策冲击之下,破产、裁员、股价腰斩不可避免,很多教培机构却频繁暴雷,跑路事件不断。

10月12日,知名“1对1家教”机构轻轻教育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暂停在线1对1课程服务,转型做录播课。

家长所有未消耗的1对1课程,可以兑换为学而思培优在线、学而思网校、学而思轻课、洋葱学院或上海市培训行业协会跨界公益互助平台的多种课程。

图片

公告

兑课方案虽然无法让家长满意,却也算得上“有良心”的。

10月13日凌晨,精锐教育通过公众号发出《致精锐学员及家长的一封信》,正式宣布暂停营业,并成立专项接待小组处理家长、员工欠款问题。

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28日,精锐教育已收取未上课的预付费高达27亿元。

多名家长在社交平台反映,其退费申请已拖延几个月,此前校区承诺的退费期限均未兑现。

图片

消费者退费

如此巨额的学费,能不能拿回来,也是一个未知数。

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统计,从8月至今,接到200多件涉及校外培训机构“退费难”的投诉。

放眼全国,数量就更多了。

图片

身处教培寒冬,新东方却能体面退场。

今年的9月10日,俞敏洪在朋友圈里坦言,“这是我最难过的一个教师节。”

图片

 俞敏洪朋友圈

俞敏洪的难过背后,新东方的员工、消费者,比其他人“好过”太多了。

一方面,新东方有序裁员,结清了员工工资;另一方面,新东方宣布“无条件按比例退款”,要求无条件给予退费。

对于已开课学生的退费要求,按照已完成课时扣除相应学费,其余全部无条件退费。

图片

新闻报道

更为体面的是,新东方将退租1500个教学点,清退后的新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

据新东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郑州、西安、合肥、成都、宜昌、佛山、兰州、连云港、武汉、乌鲁木齐、太原、海口等新东方分校,共计向乡村捐出73366套新桌椅。

图片

网友评价

要知道,这些教学点光装修就花掉了60多亿,再加上赔偿相关违约金、押金,还有处理学费退款以及离职教师工资等,加起来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即便如此,新东方依然能够体面退场,凭的是什么?

图片

“俞敏洪,敬你是条汉子。”

新东方捐赠新课桌后,很多网友这样评价俞敏洪。

新东方能够体面退场,除了俞敏洪企业家的担当外,在我看来,还有三点原因:

第一,业务多元化。

熟悉新东方的读者都知道,成立于1993年的新东方,是靠做出国留学考试起家的。

后来业务逐步扩展至英语培训、职业教育培训等领域,直到2004年,才涉足中小学培训领域。

今天,中小学校外培训已经成为新东方的第一业务,但并非唯一业务。

图片

新东方财报

这决定了即使完全退出中小学校外培训,新东方还有稳定的、压箱底的业务可做,公司依然可以维持下去。

第二,扩张有节制。

在线教育,一对一模式……教培行业的概念,层出不穷。

面对新概念、新风口,新东方参与,但有节制。

以一对一业务为例,新东方将其业务收入控制在总收入的35%以内,同时规定,任何一个学生来交钱,不允许超过单笔2万块钱。

控制住规模,就降低了风险,也增强了新东方抵御“双减”政策冲击的能力。

第三,有现金储备。

俞敏洪曾在多种场合公开宣称,新东方必须保证随时随地能把学费全部退完。

图片

俞敏洪接受采访

俞敏洪说到了,也做到了。

新东方2020年Q3财报显示,公司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10.57亿美元,另有2.69亿美元定期存款,22.41亿美元短期投资。

加起来,新东方共有35.67亿美元现金储备,约合人民币227亿元人民币。

手中有粮,当然不慌。

账面上存了这么多钱,自然有底气体面退场。

图片

多元化,谨慎扩张,充足现金流,这些经营之道,并不高明,实在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俞敏洪懂,其他人不懂吗?

他们当然懂,但是,他们更懂赚钱之道。

在某些教培机构看来,教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更可怕的是,背后的赚钱逻辑,出了问题。

现在的很多教培机构,不是靠利润活着,而是靠资本或预收款活着。

这种导向下,教培机构有急剧扩张的冲动,意图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以获取资本市场青睐,或大笔的预付款。

扩张的代价,当然是高企的成本。

“双减”政策冲击下,不仅客户没了,还被要求退预付款,教培机构于是便暴雷了。

这些教培行业的沉疴宿疾,被“双减”政策提前引爆了。

“双减”政策出台后,某些“跑路”的教培机构,将自己的经营失败甩锅给国家。

新东方的“体面”,照出了这些机构的“不要脸”。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10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100万人次,在这里,穿透信息的迷雾,在这里,发现真实的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正解局 zhengjieclub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64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