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今年北方的经济开始反击了,山西内蒙山东北京...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30日 来源:智谷趋势 zgtrend 作者:路口大爷 浏览量:5,722次

◎智谷趋势(ID:zgtrend) |  路口大爷

老有人说,南北差距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北方转型压力山大。

人口还在往南方跑。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资金更加青睐投资南方。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政策向南方倾斜。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不过,2021年的北方,真的在努力了——

北京对上海穷追猛赶,大有争夺中国经济龙头的趋势;

龙头大省山东重新与浙江拉开差距,经济增速有望触底反弹;

山西内蒙反超贵州……

这一切似乎都在宣告,北方的反击来了。

乘着共同富裕的东风,北方经济正在迎来春天。

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不平衡,是否能迎来转机?

图片

山东是北方经济转型急迫感的信号灯。

今年的山东似乎迎来了触底反弹,前三季度增长率回升到9.9%。山东与浙江的差距重新拉开到了7586亿,山东滑向全国第四的趋势终于有止住的苗头了。

青岛也表现亮眼,增速达到了10.7%,大有顶替天津成为北方第二城之势。

作为紧跟政策风向的排头兵,在国家频频关注“南北差距”的近几年,山东可以说是非常急了。

19年是山东最焦虑的一年。

那一年,广东和江苏的差距拉开,老二慢下来了,结果没想到老三山东掉队更快,增速一度回落到5.5%,加上2018年挤掉了万亿GDP的水分之后,山东比江苏落后接近3万亿。

这个差距是什么概念?比一个陕西省的GDP还要多。

而后面的老四浙江追得有多猛呢?

在去年第三季度,浙江已经迅速将差距从近两万亿逼近到6360亿,山东能不能保住老三的位置都难说。

侠客岛还批评过,"山东的干部不是没有创新能力,但固守成规的官僚病,束缚了他们主动创新的动力"。

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有顶住压力、突破僵局、放弃旧模式的魄力。

于是,山东到东部沿海取经,《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山东着急了,一年时间去了30城取经》、《山东政府自揭短板》、《究竟该向南方学什么?》等一系列文章的广泛流传,足以让外界感受这个北方第一大省的转型诚意。

山东这几年光是关停散乱污企业就有11万多家,十年前广东壮士断腕、腾笼换鸟的一幕,今日似乎再现北方大地。

另一边,山东竟然也幸运搭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千年大计下的红利。

北京腾出空间来承载更多高精尖企业落地,同时外迁企业,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18年北京外迁的780家企业中,河北和天津截留了四分之一,还有近五成企业蛙跳他省。

山东就是借助优势的区位、以及比河北更强的工业发展水平,承接了不少来自北京的产能。

央企有研集团在德州落户了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基地,山东也因此拥有了首根半导体级8英寸直拉硅单晶。

今年10月,京东方还在青岛开工建设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总投资规模81.7亿元。这个项目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显示模组单体工厂,预计2023年投产。

现在,最先进行反思的山东似乎想要打造出中国经济转型的样本。

图片

如果说山东是北方奋起反击的先锋,那么,北京无疑是整个队伍中的领头羊。

未来五年内,中国第一城会不会易主——城市战争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悬念。

2021年11月15日,在一声响亮的敲钟声中,北交所宣布开市。这是一次完全不同于沪深交易所敲锣的历史定格。

时隔三十年,中国大陆终于成立了第三所证券交易所,北方经济绝地大反击的号角也在此刻正式吹响。

前几年北京城不是还在淡化经济色彩吗,是什么原因让北京寻求金融中心的复位?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视野看全国一盘棋。

2020年第三季度的成绩单正式宣告,天津跌出城市GDP前十榜单,创下自清末以来的最低排名,取而代之的是南京,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进击前十。

天津没落之后,偌大的北方仅剩北京一座城市独撑前十榜单,这是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从来未曾发生过的。

当时,我们做研究的时候发现一个更让人吃惊的事实:

除京沪以外,南方前十的城市GDP总量几乎都是相对应北方前十城市的2倍,这是赤裸裸的不平衡。

图片

老百姓们津津乐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双雄争霸的故事,讨论着南方几大龙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而京津冀呢,沉寂太久了,连成渝都市圈、中部龙头之争的话题热度都比它高。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北方再不竭力遏制住这一趋势,未来只会更加不容易。

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上,北京这一经济引擎重新爆发。

2021年第三季度,北京GDP增速达到了10.7%,超过上海的9.8%,占上海GDP总量的比重更是来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位,96.3%,成为了北方最大的亮点。

图片

要知道,上海在开埠后短短数十年时间,就成为了远东第一大都市,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经济无可争议的龙头。

在1949年,上海工业总产值是35亿,是当时北京的20倍还多。而在浦东新区设立之后,上海再度迎来腾飞,但北京经济总量占上海的比重却能持续增长,可以看出北京的增速长期比上海快。

如果未来北京正式超越上海,那么北上百年历史格局将就此打破。

图片

减量归减量,北京的经济实力反而更强了。

这两年来在北京的一系列布局,都无比清晰地释放了这一信号。

第一子,2019年,“京交会”改名“服贸会”,定位拔高到与广州广交会、上海进博会同等级,构成中国三大顶级展会。

第二子,2020年,北京数字经济自贸区横空出世。

智谷趋势曾经分析过:理论上没有谁比北京更适合做数字经济自贸区。

北京一直站在城市鄙视链的顶端,服务业占比 比谁都要高,数字经济增加值更是早早突破万亿,占GDP比重超40%,居全国首位。

不过,把北京推到舞台的中心,却是不同寻常的,在历史上从没有过。 

大家想想看,过去这颗大国心脏,是不是几乎不怎么参与最高层级的对外开放实验?

经济特区名单中,没有北京;

陆续设置20个国家级新区,没有北京。

自贸区从2013年起扩容了好几轮,直到2020年之前也没有北京。

北京一直是隐藏在背后“发号施令”的角色,几乎不会亲自挂帅,因为充当实验田,意味着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但这一次北京极不寻常地冲在了经济开放的最前头,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把本土服务业全部扔到大海里边去享受充分的竞赛,去激活、倒逼他们升级,而不是继续让他们舒服地躺着。

第三子,2021年北交所诞生。

此前在北京自贸区的部署方案中,其实用了大篇幅、浓墨重彩强调了“金融”。

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中没有金融中心。但北京拥有一行两会、20多家金融央企总部,是实质上的大国金融管理中心,决策中心。

北京的金融实力不比上海弱。金融也是北京的支柱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上海;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位居全国第一;在全球金融中心30强的比拼中,近十年来的排位也是跳跃式上升。

但一个合格的金融中心,怎么可以少了一个全国性的交易所?

更关键的问题是,北方长期缺乏一个全国性的金融交易中心,南北金融资源配置更加不平衡,南方在忙着金融创新,北方却苦于资金饥渴。

近年来,南北区域信用分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北方部分省份因债务压力大、偿债能力下降、违约主体多,信用屡屡受到影响,融资越来越难。

据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的统计:

从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占比来看,2013年北方的占比是42.8%,到今年上半年仅剩下27.9%;

从信用债的存量来看,截止到2021年8月底,南方占比59.8%,北方占比40.2%,但接近一半是北京贡献的,如果剔除掉北京,比重大幅下降到20.5%。

2021年,北交所一子落下,北京补齐了短板,南北资金也终于迎来一次再平衡的机遇。

北京复位,强化经济实力,因为北方不能少了北京这个龙头的发力。

图片

在北方这轮反击中,不单单只有龙头省市在发力。

今年前三季度,山西、内蒙的名义经济增速分别达到24.7%、17.6%,位列全国第一、第二,非常惊人。

为什么山西内蒙突然变强了?

原因并没有太大意外,那就是大宗商品特别是煤炭的暴力涨价。

北方几大资源型省份工业通胀数据都是高到离谱。山西、内蒙的经济增速,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实际增速是10.5%、7.8%。

图片

大宗商品的牛熊周期,一直是南北经济差距的一大重要变量。

在2007年到2012年之间,南北差距其实一直维持在0.5个百分点以内,而从2013年开始,就出现了南强北弱、南快北慢的新趋势,2016年南方GDP已经超过北方2个百分点。

图片

在2013年发生了什么呢?

当时,宏观环境出现了两大转变:

一是国家投资大周期的转变,不再依靠投资驱动了;

二是大宗商品价格的超预期下跌,中国的PPI从2012年到2016年连续6年走低,其中2013年到2016年黑色金属、煤炭、石油等出厂价下跌均超过30%。而大宗商品的生产恰恰都分布在北方。

图片

研究表明,如果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跌50%,可以拉低北方GDP总量0.4个百分点,同时拉低工业利润,对后期工业扩大投资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在2012年到2020年期间,北方的第二产业几乎止步不前,产业结构调整更是困难。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南方工业处于下游,恰恰会从大宗商品下跌中受益。

比如在上一个大宗商品熊市中,南方有92%的原油依赖进口,因此节约了将近2700亿美元,大大节省了南方经济转型的成本。

所以北方的重碳省份与大宗商品的周期有强相关,甚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宗商品的牛市能走多久。

因此,以南方如今产业升级的速度,山西,内蒙这些资源地区现有的追赶速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北方没有趁着大宗商品涨价的窗口期,加速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那么,往后碳中和的大势对严重依赖传统能源、传统工业的北方经济而言,无疑是更漫长的一轮寒冬。

一份中国人民大学、中诚信联合发布的《双循环视角下的南北差距扩大问题》报告认为:

南北差距持续扩大背后是北方地区整体面临工业增长停滞、投资增长停滞、研发创新停滞“三大停滞问题”,不利于共同富裕。

这份报告提出了几个建议,其中包括:

  • 加强顶层设计,在区域发展战略中要在东中西基础上引入南北维度;

  • 针对工业、投资、研发创新三大停滞出台针对性政策;

  • 要考虑各地发展差异,对重碳地区有合理的补偿机制;

  • 加强北方城市群建设,加快培育北方新增长极……

在共同富裕的战略转型之下,区域政策真的要开始向北方倾斜吗?

这份报告最后给大家留了一个希望:

大象都要北上了,北方经济的春天还会远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它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政策变动……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智谷趋势 zgtrend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64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