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恒大!广东又一家世界500强,闯大祸了……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4日 来源:功夫财经(ID:gh_f2133801297e) 作者: 关不羽 浏览量:8,030次

能搞出200亿大雷的企业,肯定不简单。在2021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恒大排名122名,雪松名列359位。

雪松信托延续了中江时代的大幅亏损趋势,但是,不赚钱不等于不圈钱。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末,雪松信托共计发行信托计划67只。

雪松控股到底面临怎样的结局,没人能预测。雪松控股到底经历了什么,目前谁也说不明白。

该来的总要来,谁也躲不过。

01

紧随恒大的雪松

雪松控股爆雷了。经历了几年的“爆雷疲劳”,雪松出事依然让人猝不及防。

春节前的1月30日,雪松控股董事长、创始人张劲向投资人发了一份亲笔署名的致歉信,信中称受各种因素影响,资产处置及回款计划未能按照预期方案落实,公司外部协调资金的努力,也未能取得实质性效果,致使原本定应于本月底完成的兑付无法完成。并承诺春节过后将进一步与投资人对话商议方案、取得共识,确保2月底前完成兑付承诺的履行。

可是,失去信心的投资者等不到月底,2月10日就聚集到雪松控股广州总部楼下。2月11日晚间,雪松控股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雪松发展,齐翔腾达双双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雪松正式爆雷,而且雷很大。

据财新报道,雪松高管和投资者沟通时承认,雪松方面对外发行的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大约在200亿元左右,涉及投资人约8000人。

能搞出200亿大雷的企业,肯定不简单。

图片

雪松控股集团成立于1997年,房地产业起家。2017年恒大搬离广州后,雪松替补上位,成为广州第一民企,并于次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成了广州民企的“牌面”。在2021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恒大排名122名,雪松名列359位。

雪松和恒大,就是这样如影随形,连爆雷也是“手牵手”的不离不弃。2021年恒大爆了,2022才开年就轮到了雪松。

但是,雪松不是恒大,张劲也不是许家印。张劲出生于1971年,比50后的许家印小了一辈,个人风格、经营策略大相径庭。

许家印是典型的50后企业家,高调的个人风格极为鲜明,经营思路是倔强到底的“莽”。相比之下,张劲要低调得多,经营上是敏锐灵活的“巧”。

02

“股神”张劲

张劲的职业生涯,没有错过任何一次机会。

1989年,18岁的张劲还在深大金融系就读。在校期间的张劲就从方兴未艾的股市赚得了第一桶金,显示出了“股神”天赋。但是张劲并没有沿着“股神”路线走下去,而是在1997年创立了雪松控股的前身君华集团,走进了房地产的赛道。时至今日,君华当年推出了“江南世家”的高端纯别墅小区,依然是很多老广州的心头好。

亚洲金融风暴之前的及时“变轨”,不仅让张劲躲过了亚洲金融风暴的绞肉机,也他走进了房地产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张劲时年26岁,赶了个早集——许家印创建广州恒大,只比张劲的君华早了一年。

但是,和许家印执着于房地产领域不同,有金融专业背景的张劲对稀缺性的敏锐度更高,也更为灵活。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张劲发现钢材紧缺,建筑原料利润空间大,顺势进入大宗商品领域。在2002年左右,张劲已经开始在大宗商品领域及周边产业布局,甚至把业务扩展到了汽车销售等“边边角角”。

论房企的多元化,张劲可谓业内大佬中启动最早、最为主动者之一,而且业务拓展的逻辑清晰,比忽而造水、忽而造车的许家印要技高一筹。用张劲的话讲,就是“跟着趋势走总不会错”。

正因为多元化如此之早,涉足的产业领域如此之多,雪松控股的房企色彩并不鲜明,直接操盘的地产项目集中于广州。出了广州城,雪松的知名度远不如恒大,而且,给人主营业务模糊的感觉。

图片

因为雪松是所谓主业并行的“水密舱模式”,多元发展,形成彼此联系又互相隔离的企业家族。这和恒大等房地产巨头以地产主业为核心带动周边的“飞轮模式”,差异颇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雪松真的去房地产化了,毋宁说“雪松家族”的架构远比恒大复杂,更显神秘。

2015年,张劲重组了集团整个产业版图,由雪松控股重组了“雪松家族”的各家公司。这次整合的目的很清晰,那就是集中资源做大。张劲也不再低调,公开表示雪松控股的目标是迈向“三个万亿”——“万亿销售额、万亿资产、万亿市值”。

重组后的雪松控股大举扩张,大量收购各类企业的操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其中,斥巨资并购两家上市公司的大动作尤为引人瞩目。2016年,雪松控股斥资48亿元并购上市公司齐翔腾达;2017年以42亿并购上市公司希努尔,改名雪松发展。两家上市公司在握,雪松控股的金融化方向十分清晰。

彼时,随着房地产调控的加码,恒大等房产头部企业大举扩张,大规模融资加大规模囤地,展开了激烈的规模竞争。与这些“地主”相比,雪松控股的金融化、多元化扩张,可谓另辟蹊径。看上去,早早主动多元化、去地产化的张劲又一次抓住了时代的机遇。

03

昂贵的信托牌照

2015年重组后,雪松控股“去房地产化”的架势十足。旗下六大集团中地产集团赫然在列,但官网上公布的五大业务板块中已经没有房地产板块的身影。

但是,雪松控股从未对外发布详细财报,那些斥巨资扩张而来的非地产业务到底为雪松带来了多少效益,不为外界所知。时至今日,依然成迷。

2018年,雪松控股收购爆雷的中江信托,轰动业内。中江信托的前身江西国际信托,有国资背景。第二大股东是江西省财政厅,持股比例20.44%。100多亿的总资产、1500多亿的信托资产管理规模,2017年后经营陷入困境。

多个项目逾期不能偿付的,是数十亿资金的大坑,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个烫山芋。中江信托唯一的价值就是那张信托牌照,用上百亿自有资金买一张金融牌照,到底值不值?张劲给出的答案是“值”。

在吸纳中江信托之前,雪松已经拥有小贷、保理、融资租赁、私募基金等金融牌照。任何房地产商都知道,这些加起来都比不上理财产品发行渠道畅通的信托牌照更有价值。但是,房地产调控加码、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之下,金融牌照贬值已经是业内公开讨论的话题。这张高价金融牌照的性价比备受质疑。

这一次,张劲做出了一个逆势的选择。他是错判了趋势,还是多元化已经陷入“多元恶化”后的不得已,抑或是无法拒绝拯救国资背景金融机构的“白马骑士”的诱惑?无从得知。

就结果而言,这一选择无疑是失败的。中江信托变身为雪松信托,也没有止住颓势,雪松信托延续了中江时代的大幅亏损趋势,成了雪松控股的累赘。但是,不赚钱不等于不圈钱。

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末,雪松信托共计发行信托计划67只,包括长青、长泰、长盈、鑫乾、鑫坤、鑫链等系列。

信托牌照带来了现金,也带来了此起彼伏的质疑。2020年9月22日,《证券时报》一篇名为《雪松信托“供应链金融”调查》的报道终于把雪松信托推到刀尖浪口。这篇报道措辞严厉,质疑雪松信托规模超过200亿元的产品是“虚无资产”、涉嫌欺诈,还有假借央企孙公司名义等“惊悚细节”。

雪松方面对这些质疑一概否认,“兑付才是硬道理!”的回复相当硬气。信托产品备受质疑,雪松的房地产业务也出了问题。

04

最后一搏

2019年到2020年间大量发行理财产品,又因理财产品陷入争议的同时,雪松控股在广州旧城改造项目中高歌猛进,逆势飞扬。

2020年5月,雪松拿下了广州旧改的“巨无霸”何棠下村旧改项目。这一次又是白衣骑士的身份闪亮登场。该项目原股东安信信托爆雷后,雪松接盘了这一预计投入 133 亿、改造建面超过 466 万平的大项。

此外,雪松的旧改项目还有增城荔城曹村旧改、南岗村北片旧改以及黄埔金坑村和白云谢家庄村的旧改,等等。

图片

2020年,在一系列广州旧改项目和商业项目中,雪松强势发力,展示了羊城房地产的“王者归来”。然而,气势如虹转瞬即逝。

2021年,是雪松控股失落的一年,“清仓”式减持地产项目,连黄埔何棠下村项目也由国企科学城集团接手——这一次,雪松控股成了被“白衣骑士”拯救的对象。

地产板块土崩瓦解,信托业务也碎得稀烂。2021年,雪松信托官网上发布了160多款产品成立公告,平均一天1.4个产品。这样异常的频率,只能说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最后挣扎。

显然,信托牌照没能拯救雪松控股。“三条红线”的压力山大,“砍树风波”后政策收紧导致旧改项目难度大增,雪松控股“王者归来”的最后努力以跳坑收场。

张劲终于和“趋势”迎头撞上,撞出了200亿大雷。躲过了亚洲金融风暴,抓住了房地产黄金时代,先知先觉的多元化尝试,与“趋势”相比都是枉然。

雪松控股到底面临怎样的结局,没人能预测。雪松控股到底经历了什么,目前谁也说不明白。过度扩张、违规操作等等,照例会成为财经媒体的谈资。但这一切和“趋势”相比,都已经无关紧要。

2021年,满目疮痍的恒大离开深圳,和黯然失色的雪松控股,重聚羊城。这是张劲和许家印共同的起点,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最后却是殊途同归。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功夫财经(ID:gh_f2133801297e)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64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