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芯片振兴遭遇产业衰退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1日 来源: 巨潮WAVE 作者: 谢泽锋 浏览量:11,529次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作为大国竞争的科技制高点,芯片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甚至妇孺皆知。

列强环伺。中美之间芯片产业链的脱钩之势已成事实,并且愈演愈烈。目前,国产芯片崛起走到了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历史时刻。

而此时的全球芯片产业却正走向衰退周期,由于下游电子产品需求下滑,存储芯片霸主三星预计三季度净利润将大幅下降。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也认为,2023年半导体产业可能出现萎缩。

中国芯片产业在此时也遭遇了多事之秋:大基金风暴持续震荡,一度被看做民族芯片希望的紫光,多名高管被带走调查。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历史上中国芯片产业曾因多次造假腐败,而从期待发展到幻灭。

而拜登政府于10月7日炮制的中美芯片进一步脱钩的若干决议,同样影响深远。

当民族芯片振兴遇上产业衰退,外有技术封锁,内有贪腐造假。在国家意志与市场运作,国产替代和高端依赖的经纬交织中,所有人都再次走进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01

衰退,正在发生

一年前,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篇名为《存储器:凛冬将至》(Memory-Winter is coming)的报告。

大摩明确指出,随着供需逐渐走向平衡,芯片周期已经自2019年以来首度从“中期”走向“晚期”。并大幅调低三星电子、美光、SK海力士等存储芯片大厂的评级与目标价,成为了三大巨头股价重挫的导火索。

一年后,由于下游电子产品需求放缓,芯片下行周期真实地发生了。iPhone14系列销量不济,被视为芯片行业的一记警钟。

另外,三星电子预计三季度利润同比将大幅下降32%,为近3年来首次下滑;美光2022财年第四财季营收同比下滑20%至66.4亿美元,为两年多来的首次下滑。美光还发出预警:“所有客户都在削减订单。”

需求低迷,价格下挫,各大巨头纷纷减少资本开支,以应对即将来临的周期波动。美光决定将2023财年资本支出砍掉三成,铠侠宣布旗下两座NAND闪存厂减产,SK海力士更是将明年的资本开支锐减70%-80%。

图片

台积电股价表现(2022年1月至今)

这对于正在追赶中的中国芯片产业来说,并非一个好消息。

作为整个科技产业链中游的一环,芯片也免不了周期劫难。

CINNO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销量1.34亿部,同比下降16.9%;IDC数据也指出,第二季度全球计算机品牌出货量同比亦下降了15.3%。电子产品景气度急转直下,芯片产业寒气袭来。

从几家代表性中国企业来看,拥有世界CMOS三巨头之一豪威科技的韦尔股份,中国最主要的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世界第三大封测公司长电科技,自2019年起,业绩进入爆发期,但韦尔股份的惊艳表现在今年戛然而止。

图片

2022年上半年,韦尔股份营收和扣非利润罕见双降,实现营收110.72亿元,同比下降11.06%;扣非净利润14.51亿元,同比下降26.18%。

尤其是第二季度,业绩十分惨淡,营收同比下降了11.27%,扣非归母净利润5.49亿元,同比锐减46.26%。

行业的高景气度不再。而此时,美国筑起的科技封锁线越来越紧。最新消息显示,苹果计划暂停使用长江存储的闪存芯片。

在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芯片和科技法案》后,10月7日,美国政府又掀起新一轮对华出口管制,全面限制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的能力。

据传,此计划暂缓,是由于长江存储不想在此敏感时间点,继续刺激美方敏感的神经,以招制更为严厉的制裁,才选择“退出苹果供应链”。这表明,美国围堵中国芯片产业所带来的“寒蝉效应”,已经实质性生效。

作为中国最先向存储芯片发起冲击的企业,长江存储是打破我国在这一领域“零存在”的期望。事实上,苹果原考虑让全世界至少四成的 iPhone 都使用长江存储的芯片,但这一计划最终流产。

行业下行,外部封锁,高端化受阻,民族芯片振兴进程再次遭遇重大的环境变化。

02

丑闻,国产之痛

中国芯片产业的落后,和一再的腐败造假密切相关。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芯片产业几经沉浮,数次濒临崩溃。这期间,许多所谓的科学家、企业家,戴着“实业救国”的帽子,行腐败骗钱之实。

2003年,留美博士陈进通过朋友,从美国买来一批摩托罗拉芯片,他让民工用砂纸将芯片上的logo打磨掉,再重新印上汉芯的logo,“汉芯一号”便横空出世。

靠着偷天换日的骗术,陈进堂而皇之地骗取了国家11亿元的科研经费。2006年东窗事发后,陈进携巨款遁走美国逃之夭夭。

“汉芯一号”发布时,许多中科院院士、“863计划”集成电路项目领导,都认为其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汉芯对中国芯片发展的重要性,堪比阿婆罗登月计划之于美国航天业。

“汉芯事件”最终成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最大丑闻。当时国家投入芯片领域的资源本就不多,而几乎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了陈进身上,其余的芯片研发项目,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不得不搁浅。其中,就包括倪光南院士的“方舟1号”芯片。

图片“汉芯一号”是中国芯片产业的标志性事件

有评论称,陈进惊天造假案,导致中国芯片停滞了13年。

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中美贸易战打响后,更多的民营资本裹挟着民族情绪,参与到轰轰烈烈的芯片振兴中,但最终也是一地鸡毛。

2019年10月,江苏德淮半导体腐败窝案爆发,靠着虚增工程款、高价年薪、天价接待费等手段,政府牵头注资的46亿元不知去向。事后,淮安市淮阴区委原书记刘泽宇、德淮半导体原董事董淮陈被带走调查。

无独有偶,2021年,武汉弘芯爆出“千亿骗局”,为实现所谓的宏伟计划,弘芯甚至招揽到了业界泰斗蒋尚义。

然而这家号称投资1280亿元,进军14nm/7nm芯片制造的企业,竟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而且,其创始团队竟以大专居多,最早的创始人竟然只有小学文凭。

今年以来,大基金反腐风暴持续发酵,大基金总经理丁文武、华芯投资原总裁路军、华芯投资原副总裁高松涛、大基金深圳子基金合伙人王文忠、紫光集团多名高管,至少已有8人涉案。

要知道,由财政部、国开行、中国移动、大唐电信等注资成立的大基金,是肩负民族芯片崛起的重要机构,对中国芯片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些人却将其看做谋取私利的良机。

图片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中国芯片业起步虽晚于韩国,但和日本基本同步。原鞍钢总经理、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马宾在其著作《电子信息产业的作用与发展》写道;

“1984年之前,中国的集成电路早于韩国,和日本同步,已经建立较完整的设备、仪器、材料、科研、生产的体系。”

但在一些坚持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学者影响下,1984年之后,中国在集成电路行业的投资急速萎缩,由买代造。此后,最终被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越拉越远。

03

振兴,举国之力

国家意志与市场运作,或者说举国体制还是自由市场竞争,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一轮轮芯片沉浮中,如今又被摆在了不得不争论的台面上。

实际上,纵观世界芯片产业发展史,在这一领域占据领导地位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奉行“举国体制”。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的芯片技术只落后美国六年,但是远远领先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

图片中国国有体制的芯片研究一度具备优势

而我们为何在80年代中后期,被日韩反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韩通过举国扶持,以及贸易保护措施,扶持本国企业;而我国却在崇洋媚外和“造不如买”的思潮中,把海外企业捧为座上宾。

日本从1957年—80年代初,先后颁布了“电振法”、“机电法”、“机信法”,促进电子信息业改造升级;并在1975年-1985年的研发支出年均增长率高达28%,研发费用占比在1985年达到14.1%。

而且,日本实行官、产、学、用、军为一体的科研、生产、应用体系。以光刻机为例,日本政府牵头,成立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合技术研究所,不惜投入巨资,经过十几年努力,终将美国光刻设备霸主GCA公司击败,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度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

韩国亦是如此,1983年2月,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喆宣布三星正式进军半导体产业,并准备出资1000亿韩元(约1.33亿美元),执行这项计划。

此后,三星顶住了日本企业的技术封锁和低价倾销,期间承受了高达3亿美元的亏损,韩国政府更是举全国之力支持韩国企业攻克技术难关,为其提供研发费用支持。

图片

经过将近10年的艰苦鏖战,三星于1992年超越日本NEC,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DRAM存储制造商,并在其后30年连续蝉联世界第一。

而马宾的研究指出,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全国集成电路行业固定资产总投入仅15亿元人民币。”而彼时,国外建一条存储器生产线投资就要2亿美元。

不仅投资枯竭,在当时,我国对芯片产业的贸易保护也远远不足。而芯片其实是“最不市场化”的产业。

一位芯片企业董事长曾指出:美、日、韩采用的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当市场化对他们有利的时候,他们就给你谈市场化,当市场化对他们不利的时候,他们就给你谈国家安全。他来中国大陆,就给你讲市场化,你去他那里,他就给你讲国家安全,完全是两套原则。” 

80年代开始,日韩举起芯片保护大棒,实施了限制进口、关税壁垒、鼓励技术引进、限制外资渗入等等等措施,还专门制定了种种法律、制度。这让他们熬过了艰难的初创期。

而当时的中国却要花费巨额资金引进电视、收音机等电子产品及相关技术,仅1987年就高达35亿美元之巨。

时至今日,芯片保护壁垒有增无减,美国颁布《芯片法案》,并试图联合日韩及中国台湾,组建所谓的“芯片四方联盟(Chip4)”。日韩也在谋划出台新的产业政策。这里面任何一条也看不出有哪些“自由市场竞争”的意思。

图片

拜登政府进一步割裂中美芯片产业链

过去,芯片领域的自由主义,民营资本的贪腐等带来的负面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当前,在欧美持续围堵的背景下,“买不如造”已压过“造不如买”,成为行业当下基本的共识。

未来,市场化运作将仍然是行业运行的基础,但也将更加侧重于国内循环和举国支持。其中原因不难理解,这也是全球芯片大国的普遍做法。

04

写在最后

中国芯片产业追赶的30多年,多少有志之士奔走呼号,多少科研人员熬到白头。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国芯片产业进步有目共睹,也诞生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但因为政策导向,腐败造假,以及国外封锁等等原因,民族芯片产业始终停滞不前。

对于科技创新,已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变成“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可以看出,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将会更加体现国家战略意志,未来的芯片产业,国有意志的力量将呈现更多的驱动力。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在市场和国家意志间,一种新的平衡和方法论正在形成。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 巨潮WAVE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1 0 0

有话要说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64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