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的科技转型,靠谱吗?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7日 来源:亿欧汽车 EO-AUTO 作者:作者丨郝秋慧 编辑丨王瑞 浏览量:2,380次

1997年,浙江台州人李书福攒下了1亿元的创业基金,他对外宣布,吉利要造汽车了。

那时,开照相馆起家的李书福,做过电冰箱配件、装潢材料,也生产过电冰箱和摩托车,兜里有钱后,他瞄准了汽车制造业。

“两个沙发+四个轮子”是他对汽车制造的初始定义,简单直接。2010年,吉利以18亿美金收购欧洲豪华品牌沃尔沃,令其名声大噪,借助沃尔沃的品牌及技术支持,吉利一路走高。

2020年上半年,吉利汽车销量为53万辆,同比下降约10%,但与中国汽车市场的基本盘相比,吉利的表现并不算失意。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仅为1025.7万辆,同比下滑16.9%,跌势明显。

“跑赢大盘”换来了市占率上升。据吉利汽车数据,其市占率已从年初的6.5%上升至6.7%,较去年提升0.5个百分点,占据自主品牌19%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吉利在中国车企中属于激进改革派,不但没有停止国际市场上收购的脚步,更折腾起了科技创新,试图构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出行生态,将视角从造车挪到了太空。这打破了人们对传统车企的定义。

      制图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师 郝秋慧 

但吉利汽车在资本层面的状态并不稳定,股价最高值仍停留在2017年11月30日的28.91港元/股。2020上半年,当特斯拉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美金,以“门外野蛮人”之势不断刷新世界车企市值高点时,吉利坐不住了。

01

  科创板,

能打破吉利的天花板吗?

2020年6月27日,吉利汽车宣布拟登陆科创板,或将成为科创板第一家主机厂企业。

科创板扶持新型科技企业,或是全球未来重要的金融交易市场。作为中国本土化的自主车企,吉利登陆科创板,将有机会吃下政策与经济兼具的时代红利。

2005年,吉利在香港上市,长期股价在0.5港元左右徘徊,15年之后,截至8月14日收盘,吉利汽车股价为16.7港元,总市值为1558亿港元。2019年,吉利汽车营收974亿元,净利81.9亿,净利率8.4%,在港股上市的车企中仅次于东风集团(净利率12.7%)。

      制图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师 成畅  

亿欧科创负责人常亮表示,A股股价一向比港股溢价更多,科创板股票一定可以卖得掉,且卖得很贵,若吉利登陆科创板,“股价一定会被炒上天。”

除了将享有科创板的红利之外,吉利稳定的基本牌面也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吉利目前拥有超10种汽车品牌,覆盖了入门级、中档及豪华车型等,品类涉及了商用车、乘用车、摩托车等。旗下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领克汽车、几何汽车、极星汽车、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各个品牌相对独立,协同发展。

高端化方面, 吉利旗下高端品牌领克汽车累计销量突破30万辆;电动化方面,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今年1-6月总销量为2.9万辆;海外出口方面,吉利上半年累计出口量近2万辆。

截至2019年,吉利销量已连续三年破百万辆。吉利汽车表示,其累计销量已超过960万辆,今年将突破1000万辆。 

   吉利汽车/图片来源:吉利官网      

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吉利进一步融入了全球产业链,寻求规模效应,与零部件合作伙伴深化合作,通过联合开发,联合招标、联合定点、早期介入等方式,不断建立全球性的产业链体系。目前,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联合采购占比已超70%。

吉利汽车的整体走势发展平稳,1600亿港元的市值已走在中国车企的前列,但若要打破自身天花板,寻求进一步的资本市场空间,不是登陆科创板便能实现的,真正能撑起吉利市值的是其未来发展空间,尤以科技实力为支撑的增值筹码。

02

科技转型,靠谱吗?

与新兴车企相比,传统车企的固有标签难以打破,打造科技基因更需要传统车企的自我革新,以适应时代风向调整船舵。

吉利正专注于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变。

在2019年的新年贺辞中,李书福着重提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不久,李书福推出“天地一体化”战略。2020年3月,吉利推出卫星项目,致力于立足航天技术,与智能制造、未来出行、大数据等行业融合。此外,飞行汽车、卫星研发、高速飞行列车、智能生态系统、车家互联网等都在李书福“天地一体化”的规划之内。

       制图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师 郝秋慧 

发展科技重在研发。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总投入累计超1000亿元。仅2019年。吉利研发投入就高达207亿元,占销售总收入比例为6.3%,这一比例与国际一流汽车集团基本一致。截至目前,吉利共有2万余名研发设计人员,专利总数达17677件(含吉利汽车集团及吉利科技集团)。

据吉利透露,其未来仍会保持较强的研发投入。

依靠在全球建成的五大工程研发中心和五大造型设计中心,吉利汽车集团已构建起全球研发体系。此外,沃尔沃汽车集团也坐拥三大研发中心、三大造型中心。

在新能源层面,吉利召集了全球3000多位新能源人才,投入超300亿元,拥有新能源领域核心专利技术超过300项,实现了真正100%自主研发的中国新能源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

在自动驾驶层面,今年,沃尔沃、极星、领克与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领导者Waymo公司达成全球独家战略合作关系。吉利计划2022年在亚运区域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运营。

在智能网联层面,吉利联合BAT等巨头打造的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已搭载了22款车型,累计销量超200万辆。

在共享出行方面,截至今年8月1日,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在55座城市运营,APP日活用户超过110万,日均接单量96万单。

可以说,新四化所及之处,皆有吉利的身影。

      吉利汽车产品系列/图片来源:吉利官网         

虽然新兴业务布局颇广,但吉利的“功力”仍需精进。中国汽车行业最不缺的是“大而不强”,吉利应力求将单一业务挤进行业前列,这需要充足有效的支撑,否则新兴业务或将始于烧钱、终于鸡肋。

03

吉利,再创业?

如今的吉利拥抱变化、积极创新,颇有一股创业公司的作风。

余宁现是蔚来资本的管理合伙人,曾在吉利任职,2014年其主要负责处理吉利与沃尔沃的关系。他告诉亿欧汽车,李书福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提出的想法不需要你懂,只要去做就行了,他是一个吉利战略创新层面的核心主导。

早在2018年,被问及特斯拉模式能否走通时,李书福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肯定可以。

在他看来,特斯拉不是一家造车公司,而是一家线上线下智慧结合的生态企业,“外面的人看到的汽车的表面,本质是移动出行的智慧生态。”这也是吉利当下转型的重要方向,而转型犹如再次创业。

       制图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师 郝秋慧

当前全球车企正在发生动荡,年销量36.8万辆的特斯拉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美金,打破了传统车企的原有格局。当前汽车业,难以再凭销量论成败。

这对中国车企亦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奇瑞集团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告诉亿欧汽车,由于中国车企多数为国资控股,早期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但面对变化,却难以体现出便利性。但这对民营车企而言,或是一个难得的时代机遇。

在亿欧汽车看来,中国车市连续11年世界产销第一,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开放,中国企业尚未走出去,中国车企价值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其企业价值与投资价值有待高度挖掘。

      吉利汽车/图片来源:吉利官网

吉利的未来,取决于押注科技创新的筹码,决心越大,信心越强,筹码越重,博胜未来的几率就越大。

若科技是吉利拼尽全力打造的核心基因,便能实现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智能移动出行服务商的转型,其科技发展的速度,将决定着转型的快慢。显然,劲敌压境,吉利唯有All in科技创新。

中国车企正逢关键转型之际,此时需要的更多信心,我们何不乐观期待其长期发展呢?中国车企值得更多的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亿欧汽车 EO-AUTO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关注我们: